我国将鹿产品用于医疗保健事业已有近3000年的历史。鹿产品入药部位之多,亦属世界之最。现知鹿产品直接入药的可分角骨、组织器官及生理病理产物等各类型30多种。鹿的茸、角(角胶、角霜、角粉)、花盘、胫骨、顶骨、头骨、头胶、骨胶、齿、心、脑、肝、肺、阴茎与胃、皮(皮胶)、肉(头肉和蹄肉)、尾、筋、脂肪、骨髓、血(茸血、心血)、甲状腺、胎儿、羊水、胎粪、胎盘、乳、胃结石等均可入药。我国饲养鹿多以茸用为目的。鹿茸具有“生精补髓,养血益阳,强筋健骨,益气强志”之功效,作为多种中成药的配伍成分,已被广泛用于治疗和预防疾病。 传统中医依据鹿骨胶、鹿茸等鹿产品在医疗实践中补中益气、壮阳、生精、调血脉、益智、散瘀、消肿、活血等功效,广泛应用于小儿筋骨痿软、行迟齿迟、囟门不合、理鼠疮,治妇人血闭无子、崩中带下、乳痈及男子阳痿、早泄、或用于久病体虚的恢复,老人益寿延年等广阔领域,均有良好效果。 在现代医疗实践中,鹿茸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,均有良好效果。在内科临床上,用于全身衰弱、病后体虚及消耗性疾病的治疗,对恢复体力、头痛、眩晕、乏力、失眠和食欲不振等症状的改善效果,可使病人体重增加、精力旺盛;用于心血管疾病中低血压、慢性循环障碍及伴有心悸、心律失常的某些心脏疾病疗效较好;用于血小板减少症、再生障碍性贫血以及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、外周神经痛、胆结石、肝硬化、高血脂症、甲状腺机能低下、慢性胃炎、胃溃疡、风湿性关节炎、更年期综合症,对由上述疾病引起的眩晕、乏力、齿龈出血、恶心、心悸等症状改善明显,特别对全身倦怠、食欲不振、头痛等症状效果显著。作为壮阳药,用于阳痿、遗精、虚劳精衰和神经衰弱等均有良好疗效。 在外科临床上,用于头颈部外伤、腰椎病,有良好疗效,对上述疾病引起的头痛、肩痛、肩酸颈痛、恶心、耳鸣、易疲劳和肌无力、麻木感等症状可明显改善。 在妇科疾病中,用于更年期障碍和内分泌失调症、神经官能症的治疗,对感觉异常和精神不安、心悸、头痛、失眠、肩酸、肌肉痛等症状效果也很好;治崩下、赤白带下,特别对宫冷不孕有良效。
|